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相關措施 |
發布時間:2018/7/6 23:22:50 瀏覽次數: 次 來源:本站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7月6日就“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相關措施”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介紹了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吹風會由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出席吹風會。以下為吹風會文字實錄: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有關措施。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我們很高興請來了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這方面情況,并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回答提問。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先生,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先生。 下面先請李萌先生作介紹。
李萌: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今天的吹風會。已經差不多一年沒與大家見面了,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改革工作的關心支持。7月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的若干措施,新聞稿發出后,在科技界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利用這個機會,我簡單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針對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問題,指示要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把人的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李克強總理對加快解決束縛科研人員手腳的問題,激勵科研人員發揮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提出了具體要求。 會后,各方面迅速行動起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黨中央國務院將會有一系列措施出臺。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若干措施”就是其中之一。在制定若干措施的過程中,科技部會同教育部、財政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了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的意見建議,具體對制定若干措施有三點考慮: 一是以信任為前提。充分尊重科研人員主體地位,按照科研活動規律改進科研管理方式,精簡優化管理流程,減輕科研人員負擔。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緊扣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問題,需要改進的立即改進,沒有落實的抓緊落實。 三是堅持放管結合。放權放到位,放出活力,放出績效;管理要守住底線,為科研活動保駕護航。 這次制定的“若干措施”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針對性強。主要針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科研人員反映突出的經費管理繁瑣、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問題,采取措施能解決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不求面面俱到。二是改革力度大。近20條內容條條都有突破,特別是堅持刀口向內、從政府自身改起,體現服務意識。三是操作性強。提出的政策措施明確了執行主體和實施對象,有的還明確了時限要求,做到可操作、可考核、可檢驗。 “若干措施”主要內容:一是關于優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簡化科研項目申報和過程管理,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合并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賦予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使用自主權,科研人員可以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申報指標的前提下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二是關于完善有利于創新的評價激勵制度。切實精簡人才“帽子”,開展“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問題集中清理,加大對承擔國家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科研人員的薪酬激勵。三是關于強化科研績效評價。推動項目管理向重實效、重結果轉變,對基礎和應用基礎、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項目實行績效分類評價。強化契約精神,嚴格依據任務書開展綜合績效評價。四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強化法人的主體責任。建立分級責任擔當機制,鼓勵法人單位擔當負責。這些具體內容,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新聞稿里有充分的體現。 “若干措施”同時提出,開展基于績效、誠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試點。科技部、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選擇部分高校和院所開展更大力度改革試點。這些改革試點有幾個內容:一是開展簡化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編制試點,項目直接經費中除設備費外只提供基本測算說明。二是開展擴大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試點,穩定支持科研經費中提取不超過20%獎勵經費,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三是開展科研機構分類支持試點,對不同類型的科研機構實施差別化的經費保障機制。四是開展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
胡凱紅: 謝謝李部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先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央視新聞記者: 請問李萌副部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為科研人員松綁助力的政策。這次的“若干措施”雖然還沒有具體發布,我們很想知道這次和以往相比有哪些突出亮點,從哪些方面減輕科研人員的負擔?謝謝。
李萌: 謝謝你的提問。這次的“若干措施”推出的改革措施有很多,制定前提就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員、充分尊重科研規律。這是這次制定措施的基本出發點。在這樣的基本出發點上,著眼于科研管理全流程的改革和完善,打出“組合拳”,為科研人員松綁和減負。 比如在項目申報方面。精簡科研項目申報的要求,減少不必要的申報材料,這里有明確要求,減哪些、申報哪些。在過程管理方面,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所有材料一次報送,加強數據共享。凡是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已有的基礎數據,過去要求提供過的材料,都不再要求重新提供。在監督檢查方面,制定統一的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在相對集中時間內開展聯合檢查,主要是減少科研項目實施周期內的各種評估、監督、檢查、審計,避免對同一個項目、同一年度內多頭重復檢查。比如對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項目和實施周期在三年以內的研究項目,一般不開展過程檢查,而以單位的自主管理為主。 在項目驗收方面,合并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這是一個很大的改革。過去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是兩個過程,兩個過程都要有人去,一撥是財務人員,一撥是技術人員,項目承擔單位、科研人員感到很難應付。這次合并了,在項目實施期末進行綜合性的績效評價,不再分別開展單獨的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 我以上講的這些看起來很瑣碎,但正因為要落實,要有突破,就要從這些具體的、瑣碎的管理流程中下手“砍”。
央廣經濟之聲記者: 措施中提到“重結果、重績效”的評價體系,但是有一些基礎性研究耗時比較長,短期內不容易出成果,如何對這一類科研人員進行有效評價和激勵?第二,除了中短期的薪酬績效激勵,接下來是否會考慮中長期的激勵,比如像股權項目分紅等方式,從而推動基礎性的研究。謝謝。
李萌: 大家知道,探索性基礎研究跟其他的研究不一樣,具有靈感的瞬間性、方式的隨意性、路徑的不確定性,而且還有長期性的特點,要坐冷板凳。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前不久“三評”的改革意見,包括在年初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都對基礎研究的管理和研究部署作出了安排。這次“若干措施”也有一些支持基礎研究的措施,比如說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項目一般不開展過程檢查。但對重大的技術創新就不能這樣。再比如基礎研究的評價重點,是允許探索失敗的。再比如加大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力度、提高間接費的比例等舉措。 主要的安排:一是加強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主要是開展機構分類評價改革,完善穩定性支持的經費和競爭性支持經費相協調的保障機制。對于基礎前沿研究類的機構,適當提高人員的經費補助標準,保障合理的薪酬待遇,使科研人員長期穩定地從事基礎研究,包括從穩定支持經費中提取20%的獎勵經費。二是完善基礎研究的評價機制。對基礎研究的人才評價,我們采取同行評價,特別是國際同行評價。還實行代表性成果和代表作品評價,重點評價新的發現、新的原理、新的方法、新的規律等這些原創性成果的科學影響。三是扭轉基礎研究唯論文數量的傾向。大家知道,基礎研究的論文評價是全世界通用的,但是論文評價和論文質量評價是兩回事,我們要克服“唯數量”的問題。我們在“若干措施”里強調避免片面追求論文和影響因子,著重推行代表作評價,注重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另外,科技部還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基礎研究評價相關辦法,來落實“若干措施”的具體內容。
李萌: 在基礎研究領域現在還沒有單獨的制定股權分紅政策,但是在技術創新領域、成果轉化領域是有股權分紅比例的。現在的情況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周期越來越短,有些基礎研究的成果可以離開實驗室進入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研究怎么對應用基礎研究進行股權的激勵問題。
中國新聞社記者: 剛才李部長提到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有關措施針對性強、突破力度大。但是科技界可能最關心的是,這些好的政策措施不要成為空中樓閣,怎么能夠讓它落到實處。科技部今后有沒有什么具體舉措,來推動這些利好政策的落實?
李萌: 你這個問題非常好。大家都關心落實的問題。確實,我們在過去有不少的文件制定出來了,但是落實效果不太理想。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制定過程中,在各方面磨合的過程中,把很多硬指標、硬要求都磨掉了,所以造成在現實中沒有辦法完全落實。這次有什么不一樣?這次“若干措施”本身每一條都非常明確、具體。比如20%,就是20%,技術驗收和財務驗收合并,就是合并了,非常明確,操作性很強,大部分條款拿來就可以直接用。另外對有些需要細化的條款,我們將會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具體的操作辦法。 比如說,對承擔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項目的負責人實行年薪制,要采取“一項一策”的清單式管理,項目的范圍、年薪制要有具體的操作辦法,國務院要求由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細化具體措施。因為對于每一個研究類型的項目,要求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采取“一項一策”,一個單位一策,要和單位進行溝通具體的操作。 再比如,我們提出要增加科研人員申報準備的時間,什么項目給多少時間也是需要具體安排的,我們會和有關部門制定詳細辦法。 相關領域部門的政策性文件和措施,如果和這次提出的措施不一致,應該進行完善和修改。比如精簡合并項目預算科目,合并技術驗收、財務驗收,穩定支持科研經費提取獎勵經費,這些政策都需要對現有的管理辦法進行修訂。
中國日報社記者: 這次“若干措施”提出合并技術驗收、財務驗收,在項目實施期末進行一次性綜合評價,允許科研人員購買財會等專業服務,把他們從繁雜的瑣事中解放出來,這方面科技部將如何推動落實?謝謝。
李萌: 謝謝你提的問題。這次合并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是一個重大的改革,首先從字面上就看出來,兩種驗收變成了一次驗收,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梳理驗收流程,在這個基礎上合并相關的程序,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一是項目期末技術驗收和財務驗收通知一并下達,不再分開組織。二是項目技術驗收和財務驗收相關的材料一次提供,不再要求分別提供和重復提供。三是技術驗收結論和財務驗收結論在綜合的績效報告中一并作出,“三個一并”,一并下達、一并提交、一并作出,這樣進行具體落實。 你講的允許科研人員通過購買財會等專業服務從繁雜的事物中解脫出來,這是國務院的要求,體現這個精神和政策的導向,可以有不同具體的形式。比如聘請財務助理等,就是具體的形式。具體采取哪些形式,只要能夠解決問題,就由單位自己來決定。哪些具體形式能夠把科研人員從繁雜的瑣碎事務中解放出來,我們就采取哪些形式。
人民日報記者: 向李部長提兩個問題。第一,剛才這位記者說的技術驗收和財務驗收,這是科技部能夠操作和掌握的。還有很多問題,科技部為主下達了很多好的政策,下面覺得這些政策非常好,但是我們前一段時間下去調研,發現很多落實不了,不是科技部不努力,不是政策制定得不好,而是有關部門之間政策協調不起來。不知道這次科技部或者相關部門 在這方面有沒有考慮。第二,關于剛才這位記者問的聘請財務助理,聘請財務是一個好事情,但是我注意到這里面有一個釜底抽薪的做法,從源頭上優化項目經費概算,您能否在這方面具體介紹一下。
李萌: 你講的兩個驗收,實際上單靠科技部也做不了,比如財務驗收,也要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做。一方面,科技部要刀口向內,勇于擔當,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把中央的精神和文件要求落實好。另一方面,這些措施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院院士大會講話精神而制定的,將來也不會是以科技部文件形式發布,我們相信各個部門都有這樣的政治覺悟,按照“四個意識”的要求,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作為牽頭部門,將積極協調,發揮作用,帶頭落實。 第二問題,項目預算試點問題。我們將從兩個層面來解決,一是經費預算的編制簡化。二是進一步精簡合并費用科目。這些都要通過試點來解決。近期操作有困難的,會選擇一部分單位,特別是選擇一些好的,基于誠信、能力為基礎的單位來搞試點。項目的直接經費中除了設備費以外,其他的費用只提供基本測算說明,不再提供明細。進一步精簡合并其他的直接費用科目,各個項目管理的專業機構都要簡化相關的科研項目預算要求,精簡說明和報表。謝謝。
新華社記者: 這次相關政策的出臺對科研人員是非常利好的消息,科研人員也會擁有更大的人財物的自主支配權,請問在更大的自主權的同時,如何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謝謝。
李萌: 請賀司長來回答。
賀德方: 不久前,中辦和國辦發過一個關于科研誠信的文件。剛才李部長講到,這個文件是基于信任的,但是基于信任的前提,還要堅守誠信底線,要守住底線這個大的工作邏輯。對基礎研究一類的項目放開自主權,三年周期以內的減少監督,但是在最終驗收的時候,對這些項目還要有一次綜合驗收。對重大關鍵技術領域的項目,或者是周期三年以上的項目,必要的監控手段還是要保留的。特別是對整個項目運行過程當中涉及到經費使用和完成里程碑節點的任務,如果跟以前提出的關鍵節點成果達不到預期,要及時予以調整或取消后續支持。剛才李部長講到,一些重大項目實行年薪制,激勵科研人員出一流的成果,支撐我們國家整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這個文件,我理解“放”,是要放到位,放出效益;“管”,要守住底線,守住誠信。包括試點工作也是以誠信為前提的。而且誠信的文件中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表述,就是“零容忍”,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我們要強化事中、事后管理,過程的管理是必要的。信任的前提是科研人員自律,要視自己的科研誠信為生命,這一點非常重要。
胡凱紅: 沒有提問的話,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李部長,謝謝兩位司長,謝謝各位。
來源:科技部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上一篇]:陜西關中石化業首次實施夏季限產 |
[下一篇]:劉國中: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 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