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天然氣企業呼吁政策支持 |
發布時間:2018/10/22 21:00:12 瀏覽次數: 次 來源:本站 |
隨著北方供暖季臨近,天然氣保供再度成為油氣行業的工作重點,供氣企業開始加緊排產。然而在9月17日閉幕的2018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煤制天然氣企業卻反映了另一番景象:受制于原料煤供應、天然氣管輸和價格機制的限制,目前煤制氣企業普遍虧損嚴重,已投產企業缺乏生產熱情,后續項目在醞釀轉產;新核準的項目均在觀望,遲遲未有實質性進展。 “煤制氣項目本身在安全穩定性、技術可靠性和環保達標排放上已經都不存在問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呼吁國家層面能從能源安全戰略考慮,切實給予煤制氣企業一定的政策扶持。”多位專家在論壇上表示。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逐步回升使煤化工行業整體運行向好,一些長期虧損的行業扭虧為盈,但即使這樣,煤制氣企業依然難改頹勢。“當前投入商業運行的大唐克旗、新疆慶華、伊犁新天和內蒙古匯能這4個煤制氣企業中,僅有匯能因產量小且產品是LNG,趕上了去年底的一波行情,實現盈利,其余3家依靠管網輸送的企業,無論天然氣市場是短缺還是過剩,都在虧損。“大唐集團副總經理兼中新能化公司總經理吳秀章說。 “受近幾年天然氣門站價格低、煤價上漲、沒有獨立長輸管網和產品單一等因素的影響,煤制氣企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希望煤制氣項目的經濟性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表示。 “煤炭價格波動對煤制氣的成本影響較大。煤炭去產能政策導致煤價較‘十三五’初期上漲了150元/噸,煤制氣成本由此大約上升0.45元/立方米,大大降低了項目的經濟性。同時,煤制氣項目輸氣管道受阻,原來規劃建設的如準東、鄂爾多斯等煤制天然氣項目管道也都沒有建設,這也影響了煤制氣項目的效益。”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分析指出。 煤制氣產品非常單一,且產品由政府定價,這也是煤制氣項目經濟性差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年能源價格波動很大,煤價從300元/噸漲至600元/噸,原油價格也從40多美元/桶漲至80美元/桶,但天然氣市場價格3年來卻一直沒動。”以大唐克旗項目為例,剛開工時的氣價是2.72元/立方米,至今已降了兩次,現在是1.77元/立方米,這還是輸送到北京的價格,包括管網費,是跟中石油交接的價格。煤制氣項目產品單一、無法貯存,且天然氣需求的季節性很強,受制于長輸管網,企業沒有生產和市場調節的能力。盡管我們的第二條生產線已完成80%工作量,但也不敢輕易投產。目前正考慮在氣化凈化方案不變的情況下,把氣化產的部分甲烷分出來生產天然氣,剩下的合成氣則去生產甲醇和乙二醇,這是不得已的辦法。”吳秀章說。 據了解, 后續項目醞釀轉產在煤制氣企業并非個案,比如慶華集團也在考慮第二條生產線不產天然氣轉產別的化工產品。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我國天然氣消費逐年攀升, 進口依存度已逼近40%,今年中國一舉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進口國。煤制氣作為國內傳統氣源的有效補充,其發展空間非常可觀,但前提是項目的經濟性必須有保障,市場環境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這些都有待于國家出臺切實的扶持政策。
來源:中國化工報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上一篇]:化工VOCs廢氣治理壓力升級 |
[下一篇]:中國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