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皮革產業鏈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務 |
發布時間:2010/10/26 9:00:07 瀏覽次數: 次 來源: |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皮革行業穩固地確立了世界皮革大國的地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績。這得益于中國皮革行業產業鏈完整,生產規模大,擁有高素質較低成本的勞動力,可低成本生產各種質量要求產品的優勢;更得益于中國社會環境安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也得益于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中國皮革行業承接了全球產業轉移的良好機遇,依托了國際皮革行業之間廣泛的技貿交流與合作。”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張淑華女士強調,完整的產業鏈是我國皮革行業得以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主要是基于各個地區客觀存在的區域差異,著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借助區域市場協調地區間專業化分工和多維性需求的矛盾,以產業合作作為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區域合作載體。具體到皮革行業,我們認為皮革產業鏈既指從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制品等主體行業,以及皮革機械、皮革化工、皮革五金、輔料等配套行業,關聯度高的上下游關系;同時也包括各個子行業本身“六加一”各個環節的關系,即從產品設計、倉儲運輸、原料采購、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以及生產制造,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 這里我們重點討論前者,張淑華理事長在會上還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皮革行業產業鏈完整的優勢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制革是基礎,科技是靈魂,皮革機械、皮革化工是兩翼,皮革制品是動力,上下游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充分發揮聯動效應,推動皮革產業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總結分析皮革產業鏈上下游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探索高效整合和不斷完善之策,努力尋求和實現新的增長點,這無疑是“十二五”時期皮革產業鏈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務。
制革是基礎
制革是皮革產業的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制革在整個皮革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從產業布局看,集中生產是制革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國際皮革行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十二五”時期將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5-8個比較成熟完善的制革集中生產基地,制革產業轉移將從自發無序向規范有序轉變,這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特點。
從企業規模看,“十二五”時期將形成一批在研發、技術、市場、時尚等方面有明顯優勢的大型制革企業集團,引領制革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制革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同時還會出現一批與大型制革企業相配套或者獨具特色的中小企業,相輔相承,協調發展。預計大中型制革企業占規模以上制革企業的數量將由目前的10.6%提高到15%,工業總產值將由目前的45%提高到55%以上。
從產品結構看,按照消費市場需求趨勢,環保生態制革產品將占主導位置;從品種上看,仍將以鞋面革為主導產品,服裝革、家具革、箱包革和汽車座墊革上升空間較大。
“十二五”時期高端產品將逐年提高,預計占20%,中端產品占50%以上。
從市場趨勢看,“十二五”時期成品革仍將以國內市場為主,絕大部分將加工成皮革制品后出口。由于環境和資源因素,制革產量將維持現有水平,但產品附加值將不斷提升。
科技是靈魂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著名論斷。皮革行業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行業,把廢棄的動物皮張變成光鮮亮麗的皮革,最終制成各種時尚的皮革制品。在這個過程中,科學技術始終是引領和推動行業發展的靈魂。
在整個皮革產業鏈中,制革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對科技依賴程度也較高。“十二五”時期,制革行業的提升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制革清潔生產技術,這不是某個環節的技術問題,而是要體現系統集成技術創新,其中皮革化工和皮革機械的進步對制革清潔技術進步、新產品的研發起到關鍵作用;二是污染治理技術,特別是氨氮、總氮的處理技術是重點;三是充分利用原料皮資源,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如薄層皮、水洗皮、裝飾皮等。
制鞋、皮衣、皮件、裘皮服裝等皮革制品更加注重使用的環保綠色化料、高效節能機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更加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的研究和推廣;開始探索產品舒適性、功能性研究及公共技術平臺建設。
皮革機械、皮革化工是兩翼
皮革機械和皮革化工作為皮革行業發展的“兩翼”,在過去三十多年創造世界皮革大國的進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更加注重環保、科技、效率,努力實現皮革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皮革機械、皮革化工等配套行業的創新和提升,對于整個皮革行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向皮革機械、皮革化工等配套行業要質量、要效率、要環保、要效益,已經成為全行業的共識,因此“十二五”時期,皮革機械、皮革化工及鞋革材料、五金配件等配套行業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不論對國內企業,還是對國外企業,都將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皮革制品是動力
我國皮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033億元,利稅總額454億元,全行業出口總額402.3億美元,進口總額45.7億美元。其中,制鞋、皮衣、皮件、裘皮服裝等皮革制品占90%以上,是皮革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
從產業布局看,隨著勞動力及各種成本的不斷上升,“十二五”時期皮革制品行業將出現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部、西部、北部漸進式梯度轉移態勢。東部沿海地區將向研發、設計、信息、營銷中心轉變,而產品加工等勞動密集環節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新老產業基地差異化發展,形成一個產業鏈接通、延伸和互動的新格局。
從企業規模看,“十二五”時期規模以上企業將進一步增多,借助于市場、品牌、資本運作將形成一批在研發、技術、市場、時尚等方面有明顯優勢的大型企業集團,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是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同時還會出現一批與大型企業相配套或者獨具特色的中小企業,相輔相承,協調發展。
從產品結構看,“十二五”時期將進一步增加皮革制品的品牌、設計、時尚和文化的附加值,注重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逐步提升高端產品比例,中高端產品將逐年提高,預計占10%-20%,中端產品占50%左右。
從市場趨勢看,“十二五”時期作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皮革制品,隨著中國各項成本要素的上升,出口產品結構將會有很大調整,出口總量占70%的局面將會逐步下降,但仍將以出口市場為主。國際市場方面,傳統的美歐日市場出口增長空間不大,東南亞、拉丁美洲、東歐及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將會有較大增長。有條件的企業將在境外投資設廠,采取收購、租賃、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設立研發中心、物流中心和分銷中心,并開始深入到國外終端市場。附加值較高的自主品牌出口會有所增加,行業出口競爭優勢仍將持續。內銷市場方面,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帶來農民轉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城市消費向高品質化發展;三是網絡銷售帶來新的利潤空間。大型百貨商店不會有太多增長,專賣店、超市、大賣場等發展空間較大。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上一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目標明確 |
[下一篇]:十二五規劃起草人披露十大方面建設 擴內需居首十二五規劃起草人披露十大方面建設 擴內需居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