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貫徹中央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精神,加強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 |
發布時間:2015/4/8 8:47:05 瀏覽次數: 次 來源:本站 |
2014年12月3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簡稱《改革方案》);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頒布(簡稱《意見》)。《改革方案》和《意見》均對中央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加強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進行了部署。目前,科技部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推動各項任務的落實工作。 一、充分認識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重要意義 1. 改革背景。 一是資源配置“碎片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設立了一批科技計劃(專項、基金),支持了大量科研項目,取得了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重大科研成果,為增強我國科技實力、提高綜合競爭力、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科技計劃和項目管理中的問題也開始凸現,近百個計劃(專項、基金等)分別由近40個部門來管理,頂層設計、統籌協調不夠,存在分散、重復、封閉、低效現象,多頭申報項目、資源配置“碎片化”、聚焦國家戰略目標需求不夠等問題突出。 二是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特點。當前從“科學”到“技術”到“市場”的演進周期縮短,各研發階段邊界日趨模糊,成果轉化更加迅捷。需要從基礎前沿、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使研發活動具有更明確的需求導向。面對世界范圍的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挑戰,近年來各主要國家都對科技管理體制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三是科技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去年以來,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修改科技成果轉化法、建立科技報告制度、制定院士制度改革方案、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等。科技計劃作為政府配置科研經費和科技資源的重要方式,與科研人員關系最密切,科研人員關注度最高;抓住這項關鍵工作,對提高財政科技投入績效和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把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作為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去年3月和12月,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審議并發布了《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分別對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科研項目和資金的管理改革進行了部署,兩個文件相輔相成、互為支撐,都要全面落實。 2. 改革重點 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頂層要搭建統一的管理平臺。國家層面要有一個統一的決策機制,各部門要在一個平臺上進行決策,防止政出多門、統籌協調不夠,解決九龍治水、天女散花的局面。 二是計劃(專項、基金等)要進行整合,防止碎片化。整合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改善目前科技計劃種類繁多、交叉重復和科技資源的“碎片化”的狀況。 三是圍繞重點任務一體化配置資源,解決科研項目聚焦不夠問題。要建立綜合評審委員會,充分發揮科學家和科技界的作用,做好頂層設計。 四是建立專業機構管理項目的新機制,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解決科技項目專業化、科學化管理問題。這次改革首先從科技部做起,不再管理具體項目,做到將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離,解決國家行政部門“既當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問題。 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包括一個決策機制,即跨部門聯席會議;三個支柱,即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評估監督和動態調整機制;一套技術支持,即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和科技報告系統。今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全部都要納入到這個統一平臺,按照新的管理方式和組織機制進行實施。 3. 主要內容 本次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將現有近百項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歸并整合,優化布局,即形成由5大類科技計劃組成的新的體系:一是面向科學前沿探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產品和重大產業化目標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三是面向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和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研究的重點研發計劃;四是面向企業的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五是面向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和人才支持的基地和人才專項。 二、近期主要工作進展 1. 部際聯席會議和咨評委制度 聯席會議定位于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的議事協調和綜合決策,是中央部門層面加強科技計劃宏觀統籌的工作平臺;由科技部牽頭,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科字口部門和其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參加。目前,已經形成了《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并征求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單位)意見,正按程序報請國務院批復,力爭于近期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 咨評委定位于對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提供高水平決策咨詢,由科技界、產業界和經濟界高層次專家組成,綜合考慮專家覆蓋面和工作效率等因素。同時,建立更大范圍的特邀專家制度,主要是根據學科和專業領域,邀請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專家參與咨詢工作,確保咨詢質量。目前,科技部正在商有關部門醞釀提出第一任咨評委專家建議名單,提請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審議確定。 2. 重點專項試點 按照《改革方案》的實施進度和工作要求,2014年先行組織5-10個重點專項進行試點,在2015年財政預算中體現。重點專項試點是本次改革確定的重要任務,將充分遵循改革精神,把《改革方案》的“規定動作”做到位;一是體現轉變政府職能,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項目,由專業機構管理負責項目的過程管理;二是發揮部際聯席會議和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的決策和咨詢作用;三是強化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在需求征集、專項凝練和協調保障、監督評估等各環節充分發揮部門的作用。 經過多次溝通協商和凝練共識,科技部與相關部門達成原則一致,擬啟動6個試點專項,即“大氣污染防治”、“七大農作物育種”、“新能源汽車”、“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數字診療裝備”、“干細胞及其轉化研究”。試點工作的目的在于試程序、試制度、試機制,在試點過程中逐步探索和總結管理經驗,為后續全面布局奠定基礎。 自今年2月起,我部會同相關部門成立了6個試點專項編制工作組及專家組,共同組織實施方案編制,并通過專家論壇、網上公示等方式廣泛征集和吸收社會各界意見,形成了試點專項實施方案(建議稿)。近日我部與財政部、發改委就實施方案溝通了意見,擬于月底提交咨評委審議。 3. 組織凝練重點專項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重點專項的形式組織實施,重點專項由全鏈條設計的項目群構成,其中包括基礎前沿、技術開發和應用示范等不同類型的項目。 科技部將按照“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要求,凝練提出目標明確、邊界清晰、全鏈條部署、一體化組織實施的重點專項。針對2016年優先啟動的任務,科技部正式下發通知,廣泛征集“十三五”重點研發任務建議需求,完善項目形成機制,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十三五”的全面部署實施做準備。 同時,科技部將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力爭年底前出臺,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組織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4. 關于專業機構 根據《改革方案》要求,專業機構承擔科研項目的受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和驗收,對實現任務目標負責。科技部在調研基礎上,研究確立了“改建現有、競爭擇優、逐步社會化市場化”的基本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專業機構建設工作。目前,已經起草了《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初稿),制定了《試點專項專業機構工作方案》,明確了專業機構建設原則、發展目標、建設標準及各項具體改建任務等。近期,將抓緊做好首批專業機構改建前期準備,經部際聯席會議審議后,積極推進專業機構改建工作。 5. 關于專家庫建設 加強專家庫建設、創新專家遴選使用機制,是深化科技改革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自2014年,科技部累計合并了15個計劃專家庫共7.6萬專家,在973計劃、863計劃和支撐計劃評審中試用,在規范專家管理、推動評審公平公正方面邁出重要一步,社會反響良好。 《改革方案》頒布以后,科技部開展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建設,加緊推動科技專家庫的建設完善,并擬適度增補擴大專家庫規模,采用多重分類體系和多樣化標簽系統,對專家進行科學分類和精準定位;同時實行痕跡管理、信用管理,加強對重要廉政風險點的防控。將來,專家庫不僅要為政策咨詢、項目評審評估等科技計劃管理提供支撐,還將為人才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三、繼續加強基礎研究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加強基礎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原始性專業基礎理論突破,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基礎性、系統性、前沿性研究和技術研發持續推進,強化自主創新成果的源頭供給。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指出,基礎研究是關系到能否早日實現質變突破的帶有決定性的因素。基礎研究大多是公共產品、是短板,國家財政無論多么困難,都將持續加大穩定支持力度。 《改革方案》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改革方案》提出構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體系,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進入了快車道。《改革方案》強調,要明晰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積極營造激勵創新的環境,解決好“越位”和“缺位”問題;明確了中央財政科研經費支持的重點是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基礎前沿、社會公益、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動。與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相比,基礎研究面向的是未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所需要的時間更長、出成果的不確定性更大,最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基礎研究作為提升國家源頭創新能力最重要的載體,在新的科技計劃體系中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不會削弱。 科技計劃優化整合后,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將更加系統;既有的自然科學基金會繼續保持,新設立的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基地與人才專項等均將對基礎研究工作給予部署,體現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1996-2020年)》提出的雙力驅動原則,即發展基礎研究要堅持鼓勵自由探索與服務國家目標相結合。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資助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以面上項目部署為主,強調學科均衡發展,支持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增強源頭創新能力,向國家重點研究領域輸送創新知識和人才團隊,其創新成果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問題凝練的重要依據。 2.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重大科技專項主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目標,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進行集成式協同攻關,主要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卡脖子”的問題。根據中央部署,要在繼續實施16個重大科技專項基礎上,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凝練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戰略任務。目前,科技部會同發改委等部門初步提出了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建議,其中包含若干基礎研究類的科技項目。 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本次改革方案中整合力度最大、改革任務最重、也是科技界最為關注的一類計劃;整合了科技部管理的973計劃、863計劃、支撐計劃、國際合作專項,13個部門管理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以及發改委、工信部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等。該計劃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及科技發展優先領域,凝練形成若干目標明確、邊界清晰的重點專項,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 優化整合后的重點研發計劃,在基礎研究方面,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著重支持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1)設立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 為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在重點研發計劃中,將專門設立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基本思路是:對于方向性的重大科學前沿,要突出科學目標,進行前瞻性布局,搶占科學制高點;對于事關國家發展戰略的基礎研究,應更加體現國家意志,著眼未來國家競爭力,進行戰略性部署。 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將以基礎研究為重,能力建設為先,目的是推動重大科學問題的突破,從上向下游延伸,為產業發展提供源頭創新。這類重點專項將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保持合理的比重,希望能夠穩定一批長期服務于國家目標的基礎研究隊伍。 組織凝練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的基本思路包括: 一是重大科學研究類專項。按照《科技規劃綱要》的部署,2006年以來已經組織實施了納米、干細胞、蛋白質、發育與生殖、量子調控和全球變化等6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這些計劃目標明確、邊界清晰,實施以來成效顯著,特別是一批中青年科學家的研究與國際水平同步,在世界科學界嶄露頭角。這些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方式和管理機制較為符合改革精神,在按照改革方案要求適當完善管理機制后,可繼續實施到2020年。 二是依托大科學裝置研究類專項。依托大科學裝置開展的科學研究,一直處于人類科學探索的最前沿,也是國際高水平人才和團隊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應支持此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發揮好國家投入巨資的這些科研設施的效能,吸引世界頂級人才,支持科學家攀登科學高峰。 三是重大科學前沿與學科交叉類專項。這類專項圍繞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科學前沿進行前瞻性部署,支持一批可能產生顛覆性技術的原始性創新、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發展。 四是面向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基礎研究類專項。這類專項面向未來的農業、能源、信息、資環、健康、制造等國家發展的重要領域,進行戰略性、前瞻性部署,培育未來發展新的增長點,夯實未來發展的科技基礎。加強對科學觀測考察、計量標準、物種標本等重要科研基礎性工作,積累和豐富科技資源庫。 (2)加強全鏈條設計重點專項的基礎研究 對產業目標明確、可進行全創新鏈設計的重點專項,也應圍繞總體目標,切實加強基礎研究,為自主創新成果提供源頭活水,筑牢發展基礎。 根據《改革方案》,重點專項是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的載體,由全鏈條設計的項目群構成,包括基礎前沿、技術開發和應用示范等不同類型的項目。這些項目(課題)根據研究目標、任務不同各有側重,將由不同的研究團隊(科學家)承擔。在組織實施中應根據不同類型項目的特點進行管理。 由于基礎研究所需要的時間更長、出成果的不確定性更大,突破后成果帶動性強,因此對項目群中的基礎研究項目申報要求、立項評議標準和考核驗收等方面要適合基礎研究的特點,遵循科學發展的規律,區別于技術開發和應用類項目。為此,我們在研究制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將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實行分類指導、分類評價和分類管理。 4. 基地和人才專項 主要支持基礎科研條件建設,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支持創新人才和優秀團隊的科研工作,著力提升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平臺以及各類人才計劃等。 一是優化完善科研基地的布局。按照改革方案,將在全面梳理國家科研基地的定位、功能、布局、運行機制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歸并,按功能定位分類整合,完善穩定支持機制,引導各類創新資源向科研基地集聚。 二是創新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要圍繞重大科技任務、重大科學工程、重大科學方向建設國家實驗室。 三是進一步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要圍繞學科發展和重大國家需求,新建一批院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要產業發展方向,遴選組建新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根據區域創新體系需要,推進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今年是落實《改革方案》的關鍵時期,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科技界廣大專家,落實好《改革方案》的各項要求和任務,共同謀劃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路線圖,加強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工作,為實現我國基礎研究從大國走向強國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上一篇]:“加強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香山科學會議在京召開 |
[下一篇]:陜西省省屬國有工業企業(集團)研發投入量化考核管理辦法(試行) |